演讲十分“易中天” 学子称赞“很好玩”
昨天下午,著名作家、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王蒙在爱游戏·(中国)官方网站“金陵名人堂”举行题为“《红楼梦》与中国文化”的演讲,“令人发指”、“变态”等易中天式的现代麻辣语汇层出不穷,招来了理工科学生的蜂拥追捧。来南京说《红楼梦》,王蒙谦虚地为自己找到了理由:“运用自己的经验、观点来解读《红楼梦》,同时也用《红楼梦》的观点和经验来解读自己,否则光谈自己的创作会显得很狭隘。”
【演讲篇】
演讲“挺好玩的”
听完王蒙的演讲,一位女生笑呵呵地对记者说,“挺好玩的。”的确,王蒙的演讲全程充满了笑声, 这甚至让人想到了易中天,很多现代词汇从他嘴里冒出来,说王熙凤时,他认为王很“变态”,“贾瑞对她有想法,她不喜欢他也就罢了,性骚扰得过分就去告官得了,可她非要他的命,使劲想法害他,这是一种变态心理。”解读金钏之死,他说,“王夫人在睡觉,宝玉去骚扰她,她开了句玩笑,王夫人立刻骂开了,觉得她对宝玉进行了精神污染,结果金钏跳了井。”说到宝黛的恋爱,“他们在一起也没快乐,也不能像现在年轻人这样唱卡拉ok、跳探戈,骂骂领导。”而薛蟠与贾宝玉也不是没有相同点,“他们都很任性,都喜欢漂亮女孩,区别在于诗品的高下,薛蟠的诗简直可以说是开‘恶搞’先河,宝玉的诗提升了他的品位。”至于红楼儿女常常开诗社,赏菊吃螃蟹,行酒令这些青春欢乐,王蒙笑称,“这就相当于现在一些诗歌节吧?跟青年联欢会差不多。”
借《红楼梦》批判中国文化
王蒙演讲的主题是《红楼梦》与中国文化,除去为“活跃气氛”即兴而来的一些演讲方式,王蒙认真地分析了中国文化的一些弊端,甚至称,中国文化里的有些东西简直“令人发指”。
质疑一:
宝玉上一号 丫鬟齐上阵
《红楼梦》中,对人物的着装、生活用品所作的细致描绘,有力地佐证了王蒙关于“寄生虫的幸福观”的批判。“那种用100多只鸡做成的茄子,据我所知,其实很难吃。”“元春省亲,满街都是太监,那个‘谱’摆得”。老部长云谈风轻地闪回着《红楼梦》中的经典画面:“最令人发指的是宝玉要上1号的细节,四五个丫鬟在旁边服侍,我就在想啊,宝玉在那种情况下怎么能尿得出来呢?”王蒙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面:“贾母自称‘老废物’,但那恰恰是她自我感觉最好的时候,什么都不用担心了嘛。这也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性,认为享乐就是不动弹,就是坐享其成,占有别人劳动。国外的贵族老了不这样,他们还骑马,做木匠。我曾到阿瑟米勒家里去过,他的地下室全是他自己做的家具。”
质疑二:
宝黛悲叹人生不正常
“宝黛年纪轻轻的,对生命常有一种短促、空虚感,”王蒙喃喃背诵着集中体现了青春、生命苦短的《葬花诗》睿智地指出,宝玉和黛玉等那个时代的青年人的人生态度与现世的格格不入:“现在我们在医院检查出得了白血病,感叹人生苦短,还可以理解,可十二三岁的人,就天天琢磨这些,不十分正常。”
“孔子说‘逝者如斯夫’,感叹时光飞逝的时候,也没说‘老了,就吃点氰化钾算了吧’,也还是要追求人核心价值的,孔子仍然说,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”
【提问篇】
关于作家供养制
“作家”在2006年绝对成了一个引人争议的话题,当街乞讨的先锋作家洪峰的行为艺术;愿意被包养的男作家黄辉……这些光怪陆离的文坛现状集中指向一个问题,中国作协供养制度。当这些问题被抛掷给王蒙时,他略显老态的脸上,平静而无波澜:“我对这些事情一无所知,我从来没有参加作协的具体工作,国家对作家的支持、评奖、养老和福利等,我已经很久没有接触了。”他还表示,从他自身的情况来看:“作家有各式各样的情况,我的情况缺少代表性,我是文化部的二线工作人员,生活上得到很好的保证。我领钱上文化部。”
不过,王蒙表示:“其实世界各国都通过奖金、基金等不同形式来保护作家,合同作家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。”在王蒙看来,乞讨作家是“个案”:“中国的作家生活的不错,大多数生活都能有保证,需要去乞讨的应该是极少数。”
关于《红楼梦》重拍
用话说、点评的方式,王蒙连出数本有关《红楼梦》的解读著作,有关新版电视剧《红楼梦》的选角、拍摄的问题也抓住王蒙不放。“电视剧是我最不熟悉的领域,”说起老版本的电视剧《红楼梦》,王蒙对主题曲和邓婕的表演都赞赏有加。
王蒙对电视剧的问题说不:“对《红楼梦》的研究讨论理解完全不能为电视剧提供新的道具和对白,也许分析本身是正确的,但提供只是细节,而电视电影靠的是形象,因此研究者最好和拍电视剧保持距离。刘心武也一样,他的红学研究是一种趣味性的。”
关于爱情与写作
王蒙关于宝玉和薛蟠的比较招致了女生的抗议,一位女生说,宝玉说女子是水做的骨肉,是爱花惜花、尊重女性的代表,而薛蟠一贯作恶多端、玩弄女性,差别大了去了!王蒙赶紧“承认错误”:“我有点言过其实了,我是从任性的角度对他们进行比较的。其实世界文学中把女性写得特别美的作家都是男人,特别是爱情不太成功的男人,像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多美,但是托尔斯泰的婚姻生活很不快乐。”
作者及来源:记者 马彧 张楠 2006年12月2日 扬子晚报